分类
联系方式
  1. 新浪微博
  2. E-mail

Maeiee Weekly No.10:新设备二合一电脑

前言

最近好多数码产品发布会,给我看得上头了,必须得买点什么。冲动之下,订购了一台联想小新 Duet 2022 二合一平板电脑。

对于二合一电脑,我关注了好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下手,因为要么太贵(性价比低),要么太寨(品控差)。而这一回,性价比还不错,就买来玩玩。事后想想还是过于冲动了,我都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

这周的分享主题是聊聊新电脑。尤其是精彩的自我打脸环节,很多事情想象的很美好,等到发生了才发现,原来不一样。

照片

我的工作台现在是这样(12.4 寸的平板 + 32 寸的显示器):

平板的屏幕作为带有触控的副屏,工作之余动动手指头就能刷微博,相当惬意。

夸一下键盘。首先它是随机自带的,比较良心。同时这个键盘打字手感太棒了,是我喜欢的风格,爱不释手。

因为是码农,又爱写文章做笔记,平时用键盘比较多,这个键盘真是太值了。

生活与工具的交互

这篇文章不是测评,基本不会讲围绕硬件的内容。我更多想分享的是工具如何给生活增添价值

因为已经不玩 PC 游戏了(感谢显卡涨价),跑分对我来说没有意义。

我更加关注人文的方面,比如当我疲惫的下班回家之后,这台电脑能使我瘫在沙发里 Study,不必再端坐在工作台前,我就感激不尽了。

连贯的上下文

为什么我需要一台二合一电脑?这要从我每日使用电脑的场景说起。

我每天会使用 3 台电脑:一台公司的 rmbp2019 16寸,一台 GPD microPC,一台 HP 星14(AMD Ryzen 3 5300U)轻薄本。

其中前两台是白天在公司用,轻薄本是晚上在家用。

多台电脑给我带来的问题是:上下文不连贯。白天 microPC 的 Study 进展同步不到星14。

当然,云同步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作为一个互联网码农,每天夜里 10 点下班到家,已经非常疲惫,这时哪怕多花 5 分钟来衔接上下文,都会让我崩溃。

我采用更加直接的解决方案:白天晚上带同一台个人机。白天学到哪,晚上接着学。

不惹眼的第二台设备

除了我之外,公司里很少有人会带两台电脑上班。而我桌上摆两台,其中一台还不是 MacBook(公司标配),老被人觉得我不务正业。

为啥我要带两台设备?因为公司的安全策略非常严格,不允许访问外部网络服务。我的阅读、笔记服务都运行在家里的 NAS 上,需要内网穿透回去使用。因此我才会再带一台个人电脑,并使用手机开热点,让个人机穿透回去。

因此,带去公司的第二胎电脑不能太惹眼,影响不好。如果没有这条限制,我就带 HP 星14 去公司了,也就不需要再买二合一电脑了。

microPC 倒是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长右图这个样子,只有巴掌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事们根本没有看见他。后来看到了,只觉得它是个电子词典。无奈的是 microPC 性能实在是太弱了,晚上还是得切换设备。

二合一平板这一点也还行,因为有不少同事也用 iPad 办公,大家对于 iPad 已经习以为常了,还以为我在用 iPad 呢。

随时随地都能用

精彩的打脸环节开始了!买之前,我是这么一本正经地说的:

在我看来,二合一最大的优势是平板形态,随时随地拿出来直接就能用。这一点对社畜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传统笔记本/轻薄本,使用的时候必须要坐着。可是下班回来只想躺着。躺着操作电脑,笔记本费劲,平板电脑可以。

就冲这一点,太值了。

买之后:相信我,当你下班回来想躺着的时候,是单纯的只想躺着玩,而不是拿一个平板 Study。

补充:最近又反转了,我睡前的工作有一点资料没查完,我非常自然地把平板拿到床上继续查起来。这里要夸一下 Win11 Edge 浏览器的触控体验非常棒。最终我成功获得了新发现,心满意足地睡觉了。

二合一的便携性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改造我了。别看 Tablet 只是比 Laptop 少了一个面,实际上是将复杂度降低了一个维度,提供了更加丰富地灵活性。

二合一对我的另一点启发式,由于它的结构比较灵活、松散,给我带来一种放松的感觉。它好像再对我说:不用那么严肃

严肃、紧张是很消耗精力的,尤其是易于紧张的人。二合一产品从形态上就透出一种轻松随意的精神:坐得累了?一起去沙发上坐会儿吧。

性能

二合一电脑由于集成度高、空间小,对发热控制更加严格,通常采用低功耗 CPU,并且控制功耗,因此性能远低于同价位的笔记本/轻薄本。我对这一点事前是有心理准备的。

按理说码农需要高性能电脑才对。可我对性能实际要求并不高。我感觉,现在的 CPU 性能,对于写代码来说已经远远过剩了。

HP 星14 是我 2021 年双十一花 2.5k 买的,我用这台机器搞了半年多开发,性能足够。这台二合一使用的 12 代 i5 1235u,性能比 Ryzen 3 5300U,绰绰有余了。

买回来之后也确实如此,Win11 系统下,不论是 WSL2、WSL2g、Docker、WSA、日常浏览同时开启,也非常流畅。

我尝试在 WSL2 中编译 Emacs,分分钟完事。

总体来说,前后预期一致,满意。

定价心理

二合一产品因为集成度高,相较于普通笔记本/轻薄本来说,性价比会更低。同样的价格完全够买一个性能爆棚的电脑。

有人说二合一是一种信仰,喜欢的说太值了,不感冒的说太不值了。

这个说法很有趣,值得细品:二合一产品带来的附加价值是一种产品体验,产品体验是一种主观心理因素,不像硬件和性能释放那样容易客观量化。

有两种定价思路:定价高,打磨体验;定价低,突出性价比。

  1. 能体会到二合一价值的用户:多花点钱也能接受(不可替代性),并且也愿意花更多钱换体验(正反馈)
  2. 体会不到二合一价值的用户:如果真是靠性价比卖出去了,对方拿过来会去跑分、打游戏、烤鸡,然后大失所望,没有从中获得正向体验,结果一定是负面口碑。

我高定价策略是对的,市场上大部分二合一产品也确实如此,走高端路线的多。这么来说,将其称之为一种信仰也不为过。

大众化拼性价比,小众化拼信仰。这是我的一点感悟。如果信仰价值成立,必然会传播,小众化逐步变成大众化,一个新领域诞生。就像触摸屏手机替代机械按键,大众化的前提是大众从中感受到价值。Windows CE 大众感受不到,iPhone 有了生活 App 后大众感受到了。

Windows11 系统

Windows11 系统给我感觉非常魔性,究极缝合怪(Windows + Linux + Android),这也让我很好奇。

使用下来,感受到 Windows11 在人机交互方面的提升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触控体验上。

也能够感受到 Windows11 采用了一种比较务实的迭代化演进思路。尽管整体一致性差一些,但是很多创新能够更快交付。

WSL2

没想到 2202 年,巨硬成了用户体验出色的 Linux 发行版。

我通过 WSL2 安装了 Ubuntu 发行版,编译并运行了 Emacs,使用体验上与纯 Linux 下差别不大。

巨硬越来越开放,苹果越来越封闭,再这么发展下去,Windows 要成为对码农最友好的开发环境了。

尤其是在当下降本增效的大环境里,一台高配苹果笔记本得接近 2w,而 5k 就能买到性能不错的 PC 笔记本,1 比 4,能够降低 75% 的成本。如果研发效率不降低,那这事就有可能发生。

或者企业会考虑开发环境领域,通过系统化方案把各种源、工具在 Windows 下都能够一件搭建,从而降低 75% 的成本,促成这件事情发生。

触控体验

Windows11 的触摸体验超出我的预期,加上小新平板的触控硬件做的也很好,可以媲美移动平台的丝滑体验了。

在我印象里,触摸屏还停留在那种用手指拖拽鼠标的年代。没想到现在 Windows11 已经有了完善的手势交互体系。

因为我自己就是做移动端开发的,能给 Windows 扩展出手势系统,底层需要做不少架构改造工作,相当厉害。

WSA

WSA 现在并没有正式发布,需要通过一些 Trick 才能安装。体验过后,我也觉得还没到可以 Release 的完善度。

最初我想的是装个 Android 的微博,实际使用起来还是不够流畅。

反而是 PWA,不仅流畅,而且手势支持非常到位,带来了移动 App 般的体验,而且还比较干净纯粹,完美。

本来以为装上 WSA 之后,可以当 Android 平板来用。事实上体验是有局限性的。

我想,对于以下几类 APP 还是可以的:

  1. 功能简单,不重交互:看电子书、听音乐
  2. 视频类:主要是补充 Win 生态
  3. 替代 win 软件:有的国产软件 Android 版比桌面版纯净,低频使用,不会把系统弄乱

笔记服务转本地架设

打脸环节又来了。

我的 MediaWiki 部署在群晖 NAS 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公司需要内网穿透,很麻烦。于是我灵机一动,在二合一上部署 MediaWiki,随身携带知识库,没网的时候也能整理笔记。

具体我是这么想的:

这次我准备把它们都迁移到二合一设备上面来,作为用 Docker 管理的本地服务。

用群晖部署然后内网穿透它不香吗?为什么要搞回本地呢?

原因还是我在公司的环境,需要用手机开 4G 热点给个人电脑供网。手机开热点有一些小步骤,有的时候忙到飞起,这些小步骤让人崩溃。

而本地服务就没有这些苦恼了,我甚至不需要联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访问到这些服务。脱离网络依赖在出门的时候也很有用,很多时候去咖啡馆,一共坐两个小时,结果折腾网络折腾半个小时,浪费时间不说,还把心情搞坏。

而事实是:我在 Windows 上跑 Docker,没有把 MediaWiki 跑起来

准确来说,MediaWiki 是安装成功了,但是 Visual Editor 运行失败了。Visual Editor 是 MediaWiki 的所见即所得编辑器,完全离不开他。

为啥跑不起来呢?这与 MediaWiki 的服务器运维体系有关系,由于 MediaWiki 需要支撑 WikiPedia,需要考虑集群设置,因此在部署方面具备一定的复杂度。。

我折腾了两天,Google 了个遍,也没把 Visual Editor 运行成功。只能暂时宣告失败了,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太菜了。

看电子书

这台二合一支持手写笔(需要单独购买)。当然,手写的体验赶不上 Apple Pencil,但是聊胜于无。能在看 PDF 的过程中写写画画,也是非常好的。

其实用 MacBook + iPad 也能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苹果还有一个黑科技,剪切板是联网的,Pad 能把文字、截图直接复制到电脑里去。

但是我还是嫌麻烦,在一个屏幕下能搞定,就胜过两个屏幕。

而且,在 Windows 平板中我还可以安装一个 Calibre 来管理电子书,非常方便。

资讯获取

获取资讯也是我的一大核心诉求。市面上方案有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满足我的所有需求。目前探索了多种方案,但是都不够完善。

等换了电脑,我可能会开一个新坑,未来会考虑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挨个调研业界的同类方案,并并逐步完成一套我理想中的信息获取方案。

我的理想方案中,它是一个桌面 App + 浏览器插件的形式。之所以是桌面 App 而不是 Docker 服务,为了降低门槛,普通用户安装后可以开箱即用。

散热

貌似二合一设备的散热性能都不太好,因为集成度太高,且要考虑厚度、重量。

具体怎么说呢:连屏幕也参与了散热工作,屏幕靠近散热扇的一角都是有些温热的。

我想到一个方法,找了一个大的机箱散热扇,放在平板后面对着吹,基本把温度压住了。如右图。

对发热这点我不太在意,它只是一个吃饭的工具,过个一两年我还会再换新的二合一。这台机器做工品质都挺好,也有正规保修,冷点热点无所谓。

市面上还有磁吸背夹散热器,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快速转移热量,我感觉有点太猛了。对我来说,外面加个风扇足够,不加也没事。

机器保护与屏幕贴膜

由于二合一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频繁拿来拿去,遭受到意外损伤的概率会多,比如跌落、挤压、屏幕划伤、碰撞等等。

不同人对设备损伤的认知不同,这也是个主观问题。

心大的人对划痕、磕碰完全不在意,只要屏幕能点亮不耽误干活就行。对于心大的朋友,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非常欣赏和羡慕这种心胸豁达的性格,可惜我的性格不是这样,唉。

我属于心思细腻,有强迫症的,所以还是会给屏幕贴膜再拿出去用。总之,心理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

PS:强迫症是个很神奇的心理现象:比如屏幕上的划痕我会在意,机身背面的划痕我反而完全不在意。所以说很明显,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尽管有完美主义倾向,但我内心的深处的希望还是:未来能把这台设备用的旧一点、破一点,这说明我真的再用它,它也真的帮助了我。

下周主题:WebScrapbook

这周的主题比较水,好文章也只发掘出了两篇,就当是休息了。

下周我又找到了感兴趣的主题:danny0838/webscrapbook

Scrapbook 是一个几经 Fork,形成了一定渊源的个人网页离线缓存软件。下期主题中,我将分析这个软件的架构实现原理。为我未来的资讯获取软件打基础。

文章

《河图脚本语言》

  • 专为 Flutter 打造的轻量型嵌入式脚本语言
  • 纯 Dart 编写的运行时,轻易嵌入 Flutter APP,不依赖 JS 引擎
  • 应用场景:
    • App 动态布局
    • 轻量级热更新
    • 游戏程序脚本
  • 解决 Flutter 的动态化能力缺陷
  • 河图语言:语法类似 typescript/kotlin/swift 等现代语言
  • 带有开发工具链:编译器、解释器、静态语法检查、LSP 语法补全、VSC 插件

Compiling Python Code to Executable with nuitka – Ohidur's Blog

  • Nuitka:将 Python 代码编译为可执行文件
    • 支持多平台
    • 单个可执行文件:仍然依赖于 CPython 和 C 扩展模块
  • 使用场景
    • 场景一:复杂多模块程序打包成单个可执行文件
      • standalone 模式:可实现无需预装环境
    • 场景二:扩展模块编译
      • 将 Python 代码编译为 .so
    • 场景三:包编译

Weekly 迭代

Weekly 写过 10 期,一直在迭代变换,做不同的尝试,积累了一些思考。

首先,我避免让自己“只看不练”,那样得不到成长。于是从最初几期大量看文章,转变为每期一个实践主题。

总体可以概括为:每周一个突破自我边界的好玩儿项目主题。